索引号: | 001/2025022700000161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2-27 | 有效性: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法治政府工作报告 |
乌雪特乡2024年度法治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乌雪特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塔城地委、行署关于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为乌雪特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乌雪特乡2024年度法治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乌雪特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塔城地委、行署关于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为乌雪特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1、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法治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指引,依法治乡的各项工作稳步前行。2024年,我们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纳入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开展了4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深刻领悟,切实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同时,我们把宣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全民普法的关键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各行政村、中心校、卫生院、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的作用,开展了12次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全体人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让法治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依法治乡筑牢坚实基础。
2、持续加强法律学习,深度深化法治思维。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2024年开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参与30余人次。二是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与“会前学法”制度并行。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领导干部学法清单,通过乡党委(扩大)会议,党政联席会学习5场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广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
3、高位推动落实,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一是强化法治建设领导作用。调整乌雪特乡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修订完善法治建设责任人职责清单。推动“一规划两纲要”实施,将其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4次,参与40余人次。二是切实发挥领导作用。加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部署,不断加深乡村两级对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开展专题会议2次,参与120余人次。三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人大、政协的全面领导,支持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全年收到检察建议2条,已全部整改落实。
(二)健全行政决策制度,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1、以抓质量促增效为目标,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一是把《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内容,2024年共计学习4场次,参与40余人次。二是加强对规范性工作的指导和培训。组织法治建设业务骨干参加培训会议4场次,会议重点讲解了“一规划两纲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内容,进一步提高法治建设业务骨干对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形、主体、流程的认识。
2、以推进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为目标,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一是完善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建立法律顾问履职情况登记制度按季度上报法律顾问履职情况。二是充分利用“法律顾问”下乡工作机制,避免出现法律顾问“顾而不问、聘而不用”的问题。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法律风险防控、法律事务处理、纠纷解决等方面的实质性作用。2024年,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法律服务活动4场次,开展土地合同规范性审查2次,审核玛依哈巴克村集体畜采购合同和后续承包租赁合同。
3、以严格规范执法为目标,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一是全面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24年,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4次,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掌握法律条文的内涵和适用范围。二是针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设备配备,以及案卷文字、音像等全过程记录,保证执法过程留痕。2024年,协助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行政执法1起。
(三)加强法治教育,形成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
1、以“学”为先不动摇,为法治政府建设固本强基。一是增强领导干部法治建设意识。对乌雪特乡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干部发放应知应会手册10份,确保领导干部人手一册。二是引导干部主动学法。形成知法懂法、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法治思维。利用“法宣在线”“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等网络学习平台,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加学习和考试。2024年共计参加“法治讲堂·逢九必讲”17场次,参与300余人次,“法宣在线”参与人数38人次。
2、强化纠纷化解,有效确保社会稳定。一是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将法治元素融入全乡9个村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治法治支撑。二是优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将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和完善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10个,带头处理疑难信访案件12件,调解成功率100%,组织9个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全年共调解纠纷25起。三是优化网格队伍。在全乡组建9名网格长,专兼职51名网格员队伍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优化,将“两代表一委员”吸纳至网格队伍,方便开展民情信息收集等工作。
3、深化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一是积极推广普法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机关普法责任制清单全覆盖。二是主导“法治进乡村”。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专题普法活动9场次,覆盖群众600余人次。三是推动“法治进乡村”。结合法治下乡活动,开展入户走访10余次,覆盖群众400余人次,利用升国旗仪式,开展农牧民课堂等活动9次,发放资料500余份。现场向群众开展生动的普法宣传,营造了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部分干部在法律素养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尚未牢固树立。在学习层面,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存在广度不足、深度不够的问题,在学深悟透、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上尚有差距,导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主动性、敏锐度不足。同时,“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落实中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未能充分发挥法治在工作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存在不足。普法教育形式单一,不能结合实际。普法方式较为传统,主要采取挂横幅、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枯燥形式进行普法,村民兴趣不高,普法缺乏实效。基层普法阵地建设不完善、普法人员队伍工作接续性不够强,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普法内容枯燥乏味,没有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宣传,导致群众厌倦产生抵触情绪。辖区存在部分村队人口分散、流动性大等因素,导致普法教育组织难度大、效果不明显。
(三)“三项制度”落实有差距。对依法行政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系统全面的学习。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力欠缺的问题。如,2024年乡综合执法队仅协助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1个行政执法案件,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文字记录不规范,音像记录缺失,未能完整记录执法过程,执行法制审核制度落实不到位,审核流程不严谨,存在走过场现象,没有真正独立完成一项执法任务。
三、下一步计划
(一)坚持学法用法,树牢干部法治意识。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承上启下,推动法治建设迈向高水平的关键之年。乌雪特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培训不少于4场次,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专业知识,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常态化邀请政法部门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断提升全体机关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二)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实效。拓宽宣传方式,通过以案说法、参观庭审等活动,增强法治观念,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尽最大努力满足辖区群众的法律需求。积极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助力实现精准普法,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等文件,确保各村能每周开展国旗下普法,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法律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已与托里县文刚律师事务所签订2025年“法律顾问”协议。2025年持续落实一季度一次“法律顾问”服务活动,让法律走进村民生活,用更直观的方式,让大家看清它如何守护日常、解决难题。
(三)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学习“三项制度”,理解其内涵和要求,将其与实际执法工作相结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根据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信息。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文字记录,推行音像记录。为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25年我乡将定期开展行政执法培训,以此来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
乌雪特乡将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把人民对法治建设的期盼作为前行方向,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服务群众的每一个环节。未来,我们将以更实举措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为打造“平安乡镇”“法治乡镇”注入强劲新动能,奋力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精彩篇章,让法治阳光更好地照亮乡村每一处角落,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1、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法治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指引,依法治乡的各项工作稳步前行。2024年,我们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纳入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开展了4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深刻领悟,切实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同时,我们把宣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全民普法的关键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各行政村、中心校、卫生院、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的作用,开展了12次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全体人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让法治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依法治乡筑牢坚实基础。
2、持续加强法律学习,深度深化法治思维。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2024年开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参与30余人次。二是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与“会前学法”制度并行。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领导干部学法清单,通过乡党委(扩大)会议,党政联席会学习5场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广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
3、高位推动落实,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一是强化法治建设领导作用。调整乌雪特乡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修订完善法治建设责任人职责清单。推动“一规划两纲要”实施,将其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4次,参与40余人次。二是切实发挥领导作用。加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部署,不断加深乡村两级对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开展专题会议2次,参与120余人次。三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人大、政协的全面领导,支持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全年收到检察建议2条,已全部整改落实。
(二)健全行政决策制度,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1、以抓质量促增效为目标,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一是把《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内容,2024年共计学习4场次,参与40余人次。二是加强对规范性工作的指导和培训。组织法治建设业务骨干参加培训会议4场次,会议重点讲解了“一规划两纲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内容,进一步提高法治建设业务骨干对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形、主体、流程的认识。
2、以推进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为目标,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一是完善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建立法律顾问履职情况登记制度按季度上报法律顾问履职情况。二是充分利用“法律顾问”下乡工作机制,避免出现法律顾问“顾而不问、聘而不用”的问题。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法律风险防控、法律事务处理、纠纷解决等方面的实质性作用。2024年,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法律服务活动4场次,开展土地合同规范性审查2次,审核玛依哈巴克村集体畜采购合同和后续承包租赁合同。
3、以严格规范执法为目标,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一是全面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24年,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4次,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掌握法律条文的内涵和适用范围。二是针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设备配备,以及案卷文字、音像等全过程记录,保证执法过程留痕。2024年,协助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行政执法1起。
(三)加强法治教育,形成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
1、以“学”为先不动摇,为法治政府建设固本强基。一是增强领导干部法治建设意识。对乌雪特乡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干部发放应知应会手册10份,确保领导干部人手一册。二是引导干部主动学法。形成知法懂法、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法治思维。利用“法宣在线”“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等网络学习平台,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加学习和考试。2024年共计参加“法治讲堂·逢九必讲”17场次,参与300余人次,“法宣在线”参与人数38人次。
2、强化纠纷化解,有效确保社会稳定。一是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将法治元素融入全乡9个村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治法治支撑。二是优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将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和完善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10个,带头处理疑难信访案件12件,调解成功率100%,组织9个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全年共调解纠纷25起。三是优化网格队伍。在全乡组建9名网格长,专兼职51名网格员队伍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优化,将“两代表一委员”吸纳至网格队伍,方便开展民情信息收集等工作。
3、深化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一是积极推广普法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机关普法责任制清单全覆盖。二是主导“法治进乡村”。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专题普法活动9场次,覆盖群众600余人次。三是推动“法治进乡村”。结合法治下乡活动,开展入户走访10余次,覆盖群众400余人次,利用升国旗仪式,开展农牧民课堂等活动9次,发放资料500余份。现场向群众开展生动的普法宣传,营造了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部分干部在法律素养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尚未牢固树立。在学习层面,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存在广度不足、深度不够的问题,在学深悟透、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上尚有差距,导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主动性、敏锐度不足。同时,“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落实中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未能充分发挥法治在工作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存在不足。普法教育形式单一,不能结合实际。普法方式较为传统,主要采取挂横幅、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枯燥形式进行普法,村民兴趣不高,普法缺乏实效。基层普法阵地建设不完善、普法人员队伍工作接续性不够强,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普法内容枯燥乏味,没有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宣传,导致群众厌倦产生抵触情绪。辖区存在部分村队人口分散、流动性大等因素,导致普法教育组织难度大、效果不明显。
(三)“三项制度”落实有差距。对依法行政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系统全面的学习。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力欠缺的问题。如,2024年乡综合执法队仅协助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1个行政执法案件,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文字记录不规范,音像记录缺失,未能完整记录执法过程,执行法制审核制度落实不到位,审核流程不严谨,存在走过场现象,没有真正独立完成一项执法任务。
三、下一步计划
(一)坚持学法用法,树牢干部法治意识。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承上启下,推动法治建设迈向高水平的关键之年。乌雪特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培训不少于4场次,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专业知识,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常态化邀请政法部门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断提升全体机关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二)创新宣传手段,提升宣传实效。拓宽宣传方式,通过以案说法、参观庭审等活动,增强法治观念,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尽最大努力满足辖区群众的法律需求。积极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助力实现精准普法,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等文件,确保各村能每周开展国旗下普法,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法律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已与托里县文刚律师事务所签订2025年“法律顾问”协议。2025年持续落实一季度一次“法律顾问”服务活动,让法律走进村民生活,用更直观的方式,让大家看清它如何守护日常、解决难题。
(三)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学习“三项制度”,理解其内涵和要求,将其与实际执法工作相结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根据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信息。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文字记录,推行音像记录。为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25年我乡将定期开展行政执法培训,以此来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
乌雪特乡将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把人民对法治建设的期盼作为前行方向,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服务群众的每一个环节。未来,我们将以更实举措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为打造“平安乡镇”“法治乡镇”注入强劲新动能,奋力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精彩篇章,让法治阳光更好地照亮乡村每一处角落,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