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

托里县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

日期:2024-08-16 16:16:58 来源:托里县应急管理局 点击:1165次

“十四五”时期,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迈进的关键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地委、行署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为防范遏制各类事故,进一步推进全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健康稳步发展,依据《塔城地区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结合《托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托里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牢把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依法治安、科技兴安,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较好完成了“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

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是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规定。针对自治区、地区的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托里县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暂行规定》,落实明确县委、县政府,乡(镇)党委、乡(镇)政府,村(社区)支部、村居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其它负责人监管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各级安委会主任,定期、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分析、部署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明确各行业监管部门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县委、县政府联合制订下发《托里县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规定(试行)》,明确县、乡(镇)、村(居)三级党政、县安委会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了20余个重点行业监管、责任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职责明晰,责任具体,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定期、不定期召集安全生产会、安委会等专题会议,制定下发了《托里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再部署再落实的通知》等系列支撑文件,在重点节日、敏感节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带队对辖区矿山、危化企业、客运站、宾馆、超市、公共娱乐场所及供热、供水等相关重点单位(部位)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二是持续推进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工作,与自治区安科院签订安全生产服务协议,由安科院定期组织专家对重点工矿、危化企业开展隐患排查,专家查隐患,政府抓整改,解决了安全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隐患排查不到位问题,推动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能转变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3.安全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完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长效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大力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执法,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开展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自改工作,通过自查自纠,整治隐患,把安全生产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防控事故的工作目标。

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七进”等宣传教育活动,把安全生产知识和警示教育案例送入机关、村队、社区、企业、学校等单位,深入民心,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

5.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

一是在工矿等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风险辨识,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查找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因素,列出风险清单,逐一找出对应安全要求及应达到的安全指标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二是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针对事故多发时期和行业生产经营实际,按照自治区上级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强化源头治理,严把安全市场准入关。强化过程管控,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完善企业隐患自查自改闭环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实际需要相比、特别是随着安全监管形势的日趋复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大不足和差距:

1.监管体制需进一步理顺。目前虽然明确了安全监管各部门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对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2.安全监管力量有待加强。各乡(镇)、行业监管部门安全监管人员力量不足,监管能力不高,安全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水平与当前的任务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企业重视程度有待加强。部分生产企业、经营性场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安全认识不到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4.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强化。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有待健全,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不强,风险分析评估和应急准备能力不足,预案的衔接与联动不够紧密。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救援队伍各类不全、人员不足、装备短缺等问题,应急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

5.公众安全素质有待提升。社会整体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治观念依然较弱,自防自救能力不足。现有安全宣传教产品各类不够丰富,宣教模式比较陈旧,宣传培训效果不佳。企业安全培训和考核形式单一,安全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正处于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开局起步期。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全面部署了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工作,为做好我县“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为我县安全生产赋予了新动力和新机遇。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空前重视和坚强保障,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创造了新发展空间。同时,安全生产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机构改革后,在对新职责、新工作全面理解不透;“懂应急、会应急、能应急”的服务本领、知识欠缺。二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安全生产新兴风险加大,安全风险开始从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向其他行业领域蔓延和扩散,风险防控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大。三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建筑施工、交通、危房改造、人员密集场所、地下空间等安全风险突出,隐蔽致灾因素增多,治理系统日益复杂,安全管理水平与安全风险不相适应的问题凸显。四是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对发生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容忍度明显降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五是一些企业特别是老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更新改造欠帐多,投入严重不足,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重大危险源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控管理体系,基本的生产安全条件得不到保障,更加突出说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

二、“十四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迈进的关键期,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地委、行署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全县实际,制订以下工作目标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安全发展”为主题,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以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统筹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深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监管依法治理,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效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坚持依法监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增强监管执法效能,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

坚持系统治理。严密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社会共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 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对安全生产工作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大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推进安全生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破解安全生产难题,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重预防抓治本”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较大以上事故有效遏制,坚决杜绝重大以上事故发生,全民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健全落实党委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动全县建立政府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安全生产领导体制。制定安全生产领导责任落实评价标准,完善责任考核评价体系。

2.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做到分工明确、边界清晰、责任具体、运转高效,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依据各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对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有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切实消除盲区漏洞。健全部门会商联动、安全保障等机制,定期研究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并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所有人员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法治教育,提高全员守法自觉性,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推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生产监督考核机制。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制度。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主要负责人落实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二)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1.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持续优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厘清不同层级执法管辖权限,明确监管执法职责、执法范围和执法重点,实施分类分级执法。强化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落实乡(镇)、工业园区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职责。建立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检查与县级专业执法协调配合机制。

2.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行为。科学制定安全生产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地区,明确辖区内重点企业名单,按明确的时间周期固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对其他企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抽查。严格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严格执法十项措施》,继续深化“执法+ 专家”执法模式,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加强统计分析和社会监督,积极推行移动执法。建立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跨部门协同配合,增强执法合力。

3.强化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施安全生产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执法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具有应急管理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比重逐步提高。积极推动将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推动各级政府为执法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强化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1.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评估论证。规范消防站、道路交通安全措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设施、地下综合管廊等城市基础及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城市产业安全改造,落实城市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推进高危行业企业搬迁改造。健全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监管制度,加强对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安全风险的评估,制定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2.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督促企业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评估,加强动态分级管理,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实现“一企一清单”。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建立安全风险警示报告制度。

3.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督促企业健全完善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一张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时跟进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1.危险化学品:一是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各环节安全管理,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完成双重预防体制机制建设。二是落实新建化工项目准入条件及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重点排查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推广企业生产过程危险化学品在线量减量技术路线、储存量减量技术,完成已纳入计划的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搬迁。三是开展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治理,重点检查罐区、仓库、堆场、生产加工装置、输送管线等重点部位和特殊作业等重点环节,严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四是到2022年底前,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完成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五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全部强制安装远程提醒监控系统,实行运输过程实时定位及路径记录。

2.非煤矿山:一是到2022年6月底前,所有尾矿库建立完善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对主要运行参数在线监测和重要部位视频监控。二是建立完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监测监控系统,推广应用智能感知装备及综合监控装备。组织对入井人数超过30人或井深超过800米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逐一进行专家会诊。三是制定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领导干部尾矿库安全包保责任制,严密管控重大安全风险。强化管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头顶库”重大安全风险,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率100%,风险监控系统报警信息处置率100%。四是健全非煤矿山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要求国有及规模以上非煤矿山企业全部设立安全总监。五是全面开展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企业强化落实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各类安全风险清单,绘制全矿“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用信息化手段展示矿山安全风险等级。

3.消防:一是组织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一城一策、一区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分类分批完成督办整改。二是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商业综合体、棉花收购加工储存和仓储物流场所等高风险场所,制定实施消防安全能力提升方案,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三是聚焦老旧小区、电动车、外墙保温材料、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旅游民宿、物流仓储等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以及乡村火灾,分阶段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全面落实差异化风险管控措施。四是民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文化和旅游、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目标任务,推动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五是积极推广应用消防安全物联网监测、消防大数据分析研判等信息技术,推动建设基础消防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建成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

4.道路交通: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推进长途客运车辆、旅游客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和大型工程机械安装智能监控报警、防碰撞和整车安全运行监管等技术装备,及时提醒和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强化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并与公安交管部门对接,实现协同共治。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严查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深化“百吨王” 专项整治,持续推动联合治超工作。推进“平安交通”建设,以完善农村交通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交通道路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开展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平板车载运普货运输等专项整治,全面排查货车、专用车生产企业、车辆维修企业和车辆非法改装站点。加大对货车非法改装企业的打击力度,按照要求到2022年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部署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稳步推进超长平板半挂车和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严格落实《道路客运接驳运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长途客运接驳运输管理,积极推进分段式接驳运输。加强对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接驳运输情况以及属地长途客运接驳点的监督检查,促进长途客运车辆安全规范运行。

5.工贸行业:督促企业自主建立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工贸企业安全设施设计、投入使用的监管力度。持续开展企业涉氨、粉尘涉爆、受限空间作业和燃气领域等方面专项整治,提高事故隐患整改效率,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方案“五落实”。规范承包商施工(含检维修)作业管理,加强劳务派遣人员全过程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6.民爆器材:一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高精度、高强度导爆管雷管以及数码电子雷管的发展使用。二是优化产业体系,鼓励民爆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生产、销售、爆破服务一体化与矿产资源开采等有机衔接,完善一体化运行机制,提升一体化运作水平。三是优化产能布局,严控生产许可能力总量,避免重复建设,使现有企业产能得到充分发挥,构建产能合理分布、资源合理分配、安全有效管控、产业更加集中的发展格局。

7.农业机械:一是制定、健全全县农机化作业标准,力争实现各类农机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60%以上。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培训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三是将农机违章率控制在10%以下,坚决防范遏制农机安全人员死亡事故,农业机械化安全监理上牌率、拖拉机年度检验率、驾驶员持证率均达95%以上。四是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8.特种设备:一是深入开展电梯隐患专项治理,加快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的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电梯应急能力,提高安全监管效能。二是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和其他旅游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运营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三是强化特种设备技术支撑和公益保障属性,有效发挥检验机构在技术检查、事故调查、专业执法、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9.建筑及市政工程:一是将城市安全韧性作为城市体检评估的重要内容,将城市安全发展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二是全面排查利用原有建筑物改建改用为酒店、饭店、学校、体育馆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隐患,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安全隐患行为,督导各地整治安全隐患。三是开展起重机械、高支模、深基坑专项治理,依法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四是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综合治理,指导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严防降低消防设计标准要求和施工质量等违法行为;全面排查高层建筑保温防护层破损开裂、脱落以及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严等问题。

10.电力:一是加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重点治理施工企业防高坠、防触电工作措施及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等问题。二是督促企业系统排查电网运行隐患,有效管控电网风险。三是全面排查农村电网改造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农村电网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修养护。

11.铁路:一是开展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治理各方责任,依法查处违规行为。二是强化危及铁路安全的施工控制,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控,依法打击违章施工行为,防范施工造成的铁路安全事故。

12.工业园区:一是完善工业园区等功能转换区监管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配齐配强专业执法力量,落实地方和部门监管责任。推进工业园区智慧化进程,建设完成园区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二是加强工业园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规范工业园区规划布局,严格入园项目准入,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内企业,完善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本质安全水平。三是建立工业园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开展工业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按照“一园一策”原则,限期整改提升,有序推进工业园区科学化管理。

13.旅游:一是开展旅游包车专项检查治理,防范旅游交通事故发生。二是开展旅游景区、饭店、民宿、文博场馆、森林草原等涉旅场所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旅游行业安全水平。

14.大型群众性活动及人员密集场所:一是严格大型群众性活动集会审批,对安全不达标的承办单位提交的申请一律不予批准。大型群众性活动集会承办单位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安全防范管理预案,强化预研预判。二是严格核定人员容量,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大客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制度,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情况监控,安装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三是健全应急协调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各类大型商贸活动安全管理,落实商超大型促销活动备案制度。

(五)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1.加强应急机构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比重逐步提高。制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分级分类精准执法。加强安全监管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大培训,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快对紧缺后备力量的补充,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2.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督促企业依法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督促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交通、建设企业设立安全总监。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重点用于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各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确保足额提取、使用到位。严格落实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支持政策,加大淘汰落后设备力度,及时更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六)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深化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塔城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依据预案分行业、分级别、分层次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工作。加强对企业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实操性监督检查。统筹推进应急预案数字化建设,完善预案管理及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准备能力评估和专家技术咨询制度。加强政府、企业间预案衔接与联动,组织开展政企联合、社企联动、多部门协作等形式的应急演练。

2.加强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危险化学品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和矿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齐装备设备。结合全县应急救援实际,充分发挥现有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辅助应急救援队伍的职能。依托托里县哈图金矿、招金北疆2支非煤矿山救护队,优化救援装备配备结构,提高器材装备性能和特种消防车辆配备,提升队伍抢险救灾能力。

3.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对应急物资保障各类主体信息的获取整合,提高应急物资供需匹配度,并实时上报地区。切实提升应急物资分发专业化水平,制定物资分配方案,根据实际救援需求调整物资流向,加强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对参与应急物资保障的车辆与人员颁发通行证,对紧急医疗物资、紧缺生活必需品优先通行,提升物资投放效率。

(七)提升重点行业领域智能化水平。

加强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着重提升危化、非煤矿山、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自动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淘汰安全性能较低的落后产能,大力扶持高危行业领域技术革新与设备升级。不断深化工矿商贸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深度推进各行业领域的风险监测预警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广重点行业领域实时监测预警和智能化监管新技术的应用。

(八)推动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现代化。

1.大力推广企业信用承诺制度。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结合本企业实际,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研判,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开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严格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等情况。同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和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督促企业严守承诺、执行到位。

2.提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筛选一批专业化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支持做大做强,为全县企业提供高水平安全技术和管理服务。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出台技术服务机构评价结果公开和第三方评估制度,确保规范运作,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3.全面实施安责险制度。充分发挥安责险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AQ9010-2019),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预防服务没有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的责任单位和负责人予以警示,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纳入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惩戒“黑名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四、重点工程

(一)重大危险源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建设重大危险源预警监测系统,实现全县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县、企业监测信息互联互通,着力推进重大危险源企业自动化改造。

(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1.安全事故预警响应能力建设。建设重大危险源、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区域安全监测物联网系统,实现致灾因子快速发现和早期预警。建设包括手机短信、专用终端、室外扩音、网络平台、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的综合性事故影响区域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具备大面积广域发布和精细化靶向发布能力。

2.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建设。建设完成县应急指挥中心,安装使用视频调度系统、远程指挥系统、监测监控系统、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政务系统等软硬件设施设备,实现视频调度、远程指挥、隐患排查、会商研判、预警信息发布等功能,推动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

3.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专业应急力量为协同、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推进救援力量“一体化”,突出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

4.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能力提升建设。开展非煤矿山行业从业人员和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开展分类分级、差异化、实用性的岗位培训,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三)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着重从加快建立城市安全管理应用平台、合理规划城市安全发展布局、主动防范化解城市安全风险、有效提高应对处置能力、着力提升城市安全氛围五个方面,推动城市安全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四)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1.加强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建立应急资源数据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化数据,加强救援装备、物资、专家和队伍等应急基础数据的日常动态管理。各安全生产相关部门将信息整合录入应急指挥中心,推进安全生产应急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一张网”和数据信息“一张图”。

2.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优化完善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深入推广网格化二维码监管应用系统,构建“互联网+执法”系统,改进隐患排查、执法检查模块功能,实现隐患排查、执法检查全流程、规范化网上办理,不断提升监管效率。推广应用隐患自查移动终端,引导企业和网格人员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质量、数量、效率“三提升”。建设危化品行业及其他工矿商贸企业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行业、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分级管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指导。加强指导、组织、协调以及监督、评估规划实施情况,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面顺利实现。

(二)加强投入保障制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完善安全生产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的支持力度,把政府调控职能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跟进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机制,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以经济政策调动市场资源,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

(三)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评估考核。加强动态监测和评估调整,强化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严格规划进度和指标的考核评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建立规划实施预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的跟踪分析,根据规划中期评估情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生产状况,适时调整规划内容,有效应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