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12时,52岁的牧民米拉西·合得汗躺在托里县多拉特卫生院中医科的电疗床上。她已经进行了一个多钟头的治疗,微微出汗。和煦的阳光透过蓝色窗帘照进崭新的病房,更显得寂静安详。
米拉西·合得汗是托里县多拉特乡的哈萨克族牧民,住在离乡卫生院20多公里外的夏季牧场,她患腰椎键盘突出多年。最近,牧区下雨多、湿气重,让她的腰疼得更厉害了。米拉西·合得汗听说托里县多拉特卫生院的中医理疗很“厉害” ,而且这座由中国石油投入1000万元援建的卫生院,设施设备好过普通卫生院,于是她慕名未来。到7月11日,米拉西·合得汗住院已经四天了,每天需要电疗、针灸、中药敷药等治疗。她不善言辞,见到记者,一个劲儿用手势比划,感谢中国石油!
“通过城乡医疗保险,米拉西·合得汗每天只需自费40元,其他的费用医保报销。通过翻译,我们能强烈地感知到她感恩党、感谢中国石油的炽热情怀,她的病只能保守治疗,我们建议她隔一个星期,就到我们卫生院住上几天……”院长格日丽告诉我们。
而据此地约10公里的托里镇卫生院则是另一番情景。这个卫生院是托里县规模最大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医护力量全县排名前列。设有32张病床,科室门类齐全。这个卫生院由中国石油在2022年援建,2023年5月正式移交地方,属于“交钥匙”工程。
“去年一年的门诊量达2.8万人次,是建院13年来门诊量的总和。我们拥有DR机、彩色B超、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仪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这些都是中国石油援建的,目前全县城乡居民80%以上的全民体检在我们卫生院……”。说起“成绩单”,托里镇卫生院院长张俊语调高扬,兴奋自豪中带着对中国石油浓浓的感激。
“多拉特卫生院、库普乡卫生院、托里镇卫生院,都是中国石油援建的交钥匙工程,每个卫生院都按照1000万元的投资规模来设计建设,中石油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项目做到底,从2021年开始,已建设投用卫生院3座,在建的还有乌雪特卫生院,主体工程已完工80%,规划中的牧民定居点白杨河片区卫生院已立项,正在做可行性研究……”,说起近几年来的托里县卫生院建设,托里县卫健委党组成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局长古丽娜尔· 奴尔江如数家珍,她对中国石油援建助托里县乡镇卫生医疗事业的情况非常熟悉。
在库普乡卫生院做康复治疗的哈萨克族牧民加依娜尔· 古丽就要出院了,她家住在距卫生院50多公里的玛依勒夏牧场,加依娜尔· 古丽患有双膝骨质增生,经常来卫生院做中医理疗,针灸、拔罐、热敷、沙疗都做过,非常熟悉治疗流程,对中医非常信赖。“现在的医疗条件,真是太好了,我们遇到了好时光,中国石油援建了好几个卫生院,多少年了,我们从温饱走向小康,中国石油一直都在帮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就是我们的幸福所在……”加依娜尔· 古丽大婶连珠炮似的说了很多,让我们心情激动,绵绵思绪飘向美好的未来。